今天是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秋露阁—师韵旋律 > 职业教育
             查询
 
 
职业教育
 
    职社汇报
    时间:2006-01-16 作者:叶沈良     来源:叶沈良 查看:603

    做实做稳  做强做优 

     推动南通职业教育事业奋力前行

              —在南通市人大对职教检查活动时的汇报发言

     

    南通市教育局 

    2004419日)

     

    尊敬的市人大检查组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南通市教育局,代表南通职业教育界,向各位领导对职业教育的关心和厚爱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下面,我就南通职业教育的有关情况作一汇报。

     

    一、  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概况

    我市职业教育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步,已经走过20多年的风雨历程。近年来,南通努力发展职业教育,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全市职业教育奋力前行。

    2003年底,南通市拥有省级以上重点职业中学13所(其中,国家级重点职中6所:海安双楼职业高级中学、海安农业工程学校、如东第一职业高级中学、通州职业高级中学、海门市职教中心、启东市职教中心;省级重点职中7所:南通市中等专业学校、南通市旅游职业高级中学、如皋市职教中心、如皋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如东职业高级中学、通州市农业综合技术学校、海门市三厂职业高级中学),独立设置的职业学校33所,开设专业有机电类、建筑类、财会类、农业类、服装类、社会服务类等15个专业门类60多个专业。全市职业学校共有1200多个教学班,在校生44533人,教职工近4000人,专任教师占75%左右,其中既有学历证书又有技术等级证书的“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5%左右。职业学校固定资产约5.5亿元,其中实验实习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达8000多万元。20多年来,全市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累计培养合格毕业生约21万人,累计实施职业培训约35万人次。重点职中毕业生按时就业率达95%以上。实施职教对口单招后,全市每年对口单招报考率约为20%,升学率达90%以上,对口单招的数量和质量一年好于一年。

    从总体上看,整个职业教育在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全市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推进了技术进步,提高了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满足了社会求学、求知、求技的需求,还为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特殊作用。

     

    二、2003年工作的基本回顾

    2003年以来,在南通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下,在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鼓舞下,全市职业教育战线的同志们,紧紧围绕年初的目标任务,努力工作,奋力前行,使职业教育取得了优良成绩。

    1.事业规模再创新高峰。

    职教招生规模有所扩大。2003年,我市职教招生再度走强,全市高中阶段招生总人数为89650人,其中职教招生为43134人,比2002年增加11069人,在2002年比2001年提高30.32%的基础上,又提高了34.52%,占高中阶段招生总人数的比例达到48.11%,职普比提高到0.931,从去年全省第九位进到了今年的第七位。我市参加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考试的2008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本、专科上线率高达96.46%,录取1928人,录取率达96.02%,名列全省第二。

    2.社会服务再创新业绩。

    近年来,我市职业学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据20036月份统计,我市14所主体职中近3年毕业生总数为21709人,按时就业人数为21176人,就业率为97.54%。市教育局与市经贸委、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经过较长时间的准备,于1119日联合召开了南通市首届校企人才供求信息交流会。20多所职业学校和60多个企业参加了交流会。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让学校了解企业、让企业了解学校的目的。

    3.师资培养再创新成就。

    实行教师培训制。为尽快提高职教教师队伍素质,我们认真组织职教教师参加省、市骨干教师培训,推荐选拔教师参加出国培训,组织教师到有关高校进行专业培训。去年78月份,14所主体职中的473位教师,走进南通师范学院、南通工学院和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3所高校,参加语文、数学、英语、体育、数控、服装、网站建设与网络管理、现代商务、AutoCAD2000、计算机工业造型设计、计算机、电子与信息、电器运行与控制等13个专业的培训。培训时间为一周到10天。另外,暑假期间,全市共有上千位职业学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继续教育活动。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用于教师培训方面的经费超过50万。

    建立客座教师制。为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全面优化教师队伍,我们根据职业学校的实际,建立了客座教师制。首批341位客座教师中,有高校教授,有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有普教的名教师,有职校的优秀教师,他们都是各自专业里的高精尖人才。2003年,全市各中等职业类学校已使用客座教师188名。对此,除本市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外,415日的《新华日报》、419日的《新教育周刊》、421日的《中国青年报》、521日的《成才导报》、831日的中央电视台二套均作了专题报道。客座教师制的做法,在全省乃至全国教育系统处于领先地位。

    实施表彰奖励制。为调动各级管理部门、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市教育局和市计委、经贸委、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人事局于20034月份,表彰了30个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90名先进个人。教师节期间,又有一批职业学校和个人受到市教育局、市教育工会的表彰。“南通市职业技术教育奖励基金”进行了第二次评选。

    4.体系建设再创新平台。

    办学体制改革有了新的突破。2003年,通州职教集团经通州市委书记办公室讨论决定,并由通州市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职教集团集招生、教学、升学、就业、培训为一体,逐步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我市第一家民办职业学校海安女子服装职业学校已在海安县诞生。今年35日,由南通市中等专业学校、南通市旅游职业高级中学和南通市第三中学职教部组成的南通中等职业教育集团挂牌成立。

    教育教学改革有了新的举措。各地认真分析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的情况,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群众需要,积极调整职成教学校专业布局、设置和结构。我们对14所主体职中进行了专业建设的深度调研。2003年,我市中职学校向省教育厅申报了27个示范专业,其中南通中专的计算机及应用专业、通州职业高级中学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海门职教中心的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海门三厂职业高级中学的现代农业专业、海安双楼职业高级中学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海安农业工程学校的现代农业专业、南通供销学校的办公自动化专业等7所学校8个专业于9月通过了省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的评审。

    德育工作有了新的定位。各职业学校大力进行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突出加强了职业道德教育。按照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意见》,强调了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普遍重视并开展了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工作,为学生就业和创业提供了具体帮助和服务。市教育局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于928日组织了全市职业学校计算机技能竞赛,并组队参加了江苏省职业学校计算机技能竞赛,取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的良好成绩,

    5.资源整合再创新优势。

    职业学校建设稳步推进。为办好职教事业,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加大了投入力度。据最新统计,全市14所主体职中近三年共投入资金22528.5万元,其中政府投入6788.5万元,学校自筹资金15371万元。2003年年初,南通中专置换到新校区,占地增加了近20亩,校舍面积增加了2万平方米。如皋市职业教育中心校、海门市三厂职业教育中心校、如皋市第一职业教育中心校被省教育厅、发展计划委员会认定为江苏省第六批合格职业教育中心校。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看到,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仍需要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基础仍比较薄弱,办学条件还较差,办学规模、办学水平和质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思路仍不够开阔,办法和措施还不够多,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工作进展还不平衡,等等。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我市2003年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句话:外部环境进一步改善,内部合力进一步增强,全体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工作者奋发有为。

     

    三、2004年工作的总体思路

    做好2004年全市职业教育工作,我们强调这样两点:一要明确责任。首先,南通的职业教育事业近年来有了一定的发展,在全省的位次有了一定的前移,但是,我们真正能在全省拿得出的拳头产品并不多。其次,苏南物质基础雄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水平高,而我市在职业教育上投入上严重不足,与苏南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再次,教育发展在区域、校际之间的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一些教师的教育思想亟待更新,等等。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明确责任,突出重点,把工作做得更细,巩固和发展我市职业教育工作良好态势,努力实现全市职业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二要抓住机遇。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天地,全国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尤其是国务院《关于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的颁发,为我们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我市呈现的经济增长、消费升级、城市扩张、外资涌入、民资高涨、结构调整、制度创新的浪潮,相互激荡,活力迸发,正在形成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的机遇,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今后几年的持续生源高峰,政府对高中阶段入学率的要求,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要转移,也为我市职业教育再上新台阶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我们将认清机遇,抓住机遇,把握机遇,用好机遇,乘势而上,开创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局面。为此,我们确立了2004年工作发展的五点总体思路。

    1.密切职前教育与继续教育的接缘,构建终身教育框架。

    一要使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相沟通,搞好教育规划。我们要深入了解、熟悉当地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规划,顺行社会发展的潮流,切实搞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规划,从而使我们的职业教育事业在社会发展中得到发展,也在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中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要使培养目标与人才需求相配套,提高教育质量。在各级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最直接,是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途径,是社会经济发展最为有效的人才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人们在不同时期对接受不同教育培训的需求,就是我们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三要使各类教育与社会资源相融合,整合教育资源。职业教育要向终身教育延伸,先必须实现教育内部的延伸,促进各类教育与社会资源融合。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终身教育框架,实质上是实现职业教育的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使教育既贯穿于人的一生,又始终与生活保持密切联系。

    四要使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补充,提高教育效益。在新形势下,我们的职业学校一定要转变观念,既要办好学历教育,也要重视短期培训。当前,在继续教育中,职业教育应当着力于通过专业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的有序转移,使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丰富的人力资源。

    五要使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衔接,增强教育动力。传统教育有许多闪光之点,我们一定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现代教育。在进行现代教育时,我们一定要有创新意识。按照现代教育理念,教育应该是贯穿于人的一生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今后的教育应是根据每个人不同时期的需要,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在技术更新周期不断加快的情况下,终身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显得尤为紧迫。因此,职业教育必须在终身教育的视野下,思考职前教育与继续教育的接缘,构建具有灵活性、多元性、伸展性的终身教育框架。

    2.注重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构建特色教育体系。

    一要拓宽发展专业思路。加强专业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主动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实现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事关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是职业学校创造品牌、办出特色、形成优势、适应市场的重要措施,是做强、做优职业学校的有效途径。各地、各校要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通知》、省教育厅《关于加强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南通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实施意见》,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增强职教服务于社会发展功能为主线,以适应市场、满足企业和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核心,坚持“适应需要,合理规划,深化改革,办出特色”的原则,大力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

    二要强化主干专业建设。主干专业是一个学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学校的主体。各地、各校在进行主干专业建设时,必须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围绕地方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根据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增设新专业、改造老专业、建设特色专业。全市所有中等职业学校都要建成若干个具有特色、在一定范围内起示范带头作用的专业,努力形成建筑、机械、机电一体化、电子电工、计算机应用、财会、市场营销、农业、服装设计、旅游管理等专业群。

    三要推出示范专业引路。“示范”就是提供学习的典范,树立标杆,“示范专业”是专业建设中的“尖兵”,是学校的教学亮点。它站在专业建设的前沿,超前发展,为其他专业的发展起引路、辐射作用。“十五”期间,全市要建成20个省级示范专业和40个市级示范专业。

    四要打造精品专业品牌。“精品”就是品牌,就是吸引力。“精品专业” 是专业建设中的“形象大使”,通过它,可以看到学校的靓丽风景线。各地、各校都要选择基础条件较好、发展前景广阔的专业加以重点建设,精心打造自己的精品专业,逐步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使人们一提起某个专业,就想到你的学校。

    3.架设校园师资与社会能手的桥梁,构建开放教育队伍。

    开放的职业教育,需要一支开放的职业教育队伍。为此,要实施好三个工程。

    一是调水工程,实施师资队伍的校际沟通。职业教育专业门类多,培养的方向不一,专业设置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因而,以往师资队伍由学校封闭管理、使用的模式必须打破,从而使校际间的师资流通,互用渠道畅通,变“一潭死水”为“百川活水”。

    二是引水工程,实施客座教师制度。我们通过这种灵活有效的形式,广邀专家学者、能工巧匠、普教名师、高校教授,加入到职业教育事业中来,将职业教育教师来源拓展到大教育、大社会中,可以充分利用各类智力资源,有效地激活现有的教师队伍,优化师能配置,放大师德内存,提升师艺品位。今年,我们将提出客座教师使用的意见,并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

    三是蓄水工程,实施师资储存。积极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和青蓝工程,努力培养一批在省内外、市内外知名的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专家。要抓好骨干教师梯队建设,注重选拔和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形成青年教师充分发挥潜能,竞相脱颖而出的良好人才机制。

    4.促进传统技能与信息技术的联姻,构建现代教育网络。

    落后的教育手段、原始的教育平台、单调的教育资源,是无法建设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因此:

    一要建好教育学习平台。要以信息化作为职业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一个抓手,培塑广大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带动教学手段创新和教学内容变革。要加强对教学和学习软件的开发,强化对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通过信息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一定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能力;能够遵循信息道德准则,规范个人的信息行为;打好自我教育的基础,学会根据自身需要,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有目的的进修,以适应社会的不断进步。

    二要建好信息传输平台。要把中等职业学校纳入“校校通”建设工程,通过建设城域网,逐步实现校园网络由“校校有”到“校校通”,为校际之间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优越的平台。现代社会的学习资源很大部分来自于网络,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建设好职教网,充分发挥网站的功能,为学校和社会各界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三要建好经济服务平台。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为毕业生、需要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和失业职工提供就业信息,为当地提供实际实用的各种经济服务信息。

    四要建好技能拓展平台。要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各种教学软件和自己的网站,为学生和各种接受培训的人员提供需要学习的内容,以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5.加强教育教学与经济建设的沟通,构建社会教育平台。

    职业教育和经济建设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要发展地方经济,迫切需要办好职业教育。

    一要构建集团,实行职业学校的大沟通。要集中力量办好规模大、设备齐、质量高、覆盖广的综合性骨干示范职业学校,学习、推广通州的经验,以市县职教中心为依托,先教育系统内后教育系统外,组建职教集团,做强、做优职业教育。

    二要制定菜单,实行职业学校的大培养。对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专业,要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各职业学校要充分挖掘潜力,实施“订单培训”、“定点培训”,不断增强自身的培养、培训能力,放大对社会、群众的吸引力,为促进农村潜在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作出贡献。

    三要吸引生源,实行职业学校的大投入。要不断加大投入,持续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采取提前招生、常年招生、发放“教育券”等多种措施,有效地吸引生源,为职业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四要强化实践,实行职业学校的大改革。要深入研究课程改革,探索实践课程必修、理论课程选修的新路子,狠抓实验实习基地建设,满足学校实践技能教学和学生动手操作、实习的需要,大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五要服务社会,实行教育与社会的大联姻。职业学校要不断强化培养与培训、传播与示范、信息服务与中介服务等三大功能,实行体制与机制创新。在为社会与经济发展培养多类型、多层次、多规格人才方面,要主动开展多领域、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活动,促进人才的脱颖而出。教育与社会的联姻是双向互惠的,社会在向学校取得大量有用人才中获利,学校也在为社会服务中壮大自己。

     

    四、2004年的工作重点

    1、抓招生工作以做大。

    一是明确任务。以后几年,我市处于高中阶段招生的生源高峰期,而省、市政府对高中阶段入学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今年,我市的高中阶段入学率要达到85%,同时,人民群众对子女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愿望也十分强烈,显然,只靠普通高中是难于完成这一目标任务的,也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我们讲“三个代表”,我们讲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的职业教育尽义务、尽责任,为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作出应有的贡献就是最直观的体现。

    二是落实措施。我们将认真总结前几年职教招生工作的经验,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认真进行统筹规划,明确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目标,改进和完善招生办法,按照“协调发展、大体相当”的要求,安排好高中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生源计划,加强对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社会需要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宣传,积极为职业学校提供公平、有序的招生环境和优质服务,在指导思想上,政策措施上和舆论宣传上把职业教育放到重要的位置。要全面放开职教的招生工作。各地、各校要认真总结提前招生的做法和经验,查缺补漏,并学习、借鉴其他地方、学校试行“教育券”等各种行之有效的经验,不断完善提前招生制度。要增强招生实效,积极进行人才预测和市场调研,实行“订单培养”,为用人单位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所有职业学校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均要以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大力开展职业培训。

    三是提高质量。生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各校要以自身的办学特色、较高的就业率吸引较高素质的初中毕业生上职校;要以提前招生等办法引导较高素质的初中毕业生上职校;对通过“提前招生” 招收进来的学生,各校要充分利用暑假前的一段时间进行文化补习,以提高他们的文化基础。

    2、抓专业建设以做强。

    一是理清思路。各地、各校都要对专业建设予以高度的重视,变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为职业学校的自觉行动,变少数人参与为全体人员的广泛投入。要将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学校的注意力和兴奋点集中到加强专业建设上来,将教职工的智慧和精力凝聚到教育教学中来,练好内功,建好专业。要在弄清社会需求和学校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明确专业建设的方向、步骤,分轻重缓急,采取“尖兵突破”的方法,集中财力、物力,成熟一个,建设一个,成功一个。要重视实践型课程改革,变重理论轻实践为重实践强理论。要选准突破口,先在那些实践设施要求较易、就业方向较明的专业寻求突破。在起始阶段的要求是:一是选择量要少,不能一下子大面积铺开;二是研订好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三是合理分配好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四是科学地实施学分制;五是探索学制两年的可行性。

    二是注重建设。专业建设重在“建设”,各地、各校都要“软”、“硬”兼施,在“建设”上下功夫。在“软件”建设方面,要着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硬件”建设方面,要着重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实验实习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突破口,也是专业建设的物质基础。实验实习基地建设要充分体现专业的特色和水平,满足教学环节的需要。各校要本着自力更生、分步实施、重在使用的原则,不断添置和更新实验实习设备;要加强与生产、服务企业单位的联系,在校外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要开展产教结合、产学研结合的活动,把实验实习设备与生产、经营、培训、技术开发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实验实习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各地要统筹规划,校际间要加强联合,集中力量重点建设一批实验实习基地,实行资源共享,充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2003年,我市已有7所学校8个专业通过了省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的评审,这些专业要进一步加强建设,提高质量。今年,省教育厅将在全省再重点建设和评审100个中职示范专业,各地、各校都要抓住机遇,及早筹划,认真对照专业建设的要求,查找存在的差距与不足,抓紧时间努力加以建设,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切实做好申报工作和迎接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要抓好培训。加强专业建设的目的是做强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的两个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满足两个需求: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我们的职业学校在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一定要面向社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通过培训工作,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锻炼师资队伍,贴紧社会需求,改进教学方法,促进专业建设。

    3、抓队伍建设以做优。

    一是开展各种培训。各地、各校要认真制订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采取各种方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学历层次,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对一些关键性的岗位和重点建设的专业,要舍得花本钱送出国去培训。到“十五”期末,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要达到80%以上。

    二是鼓励在职学习。要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教师自觉学习政治理论,提高师德修养;学习跨学科的理论知识、现代教育理论和科学研究方法,更新和拓宽知识结构;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现代教学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引导和鼓励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参加企业的实习实践,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工艺,并参加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社会化考试或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资格,成为“双师型”教师。

    三是提供进修条件。要下决心选拔有培养前途的教师外出进修,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的学习,或攻读在职研究生,以培养对学校的专业建设迫切需要的专业教师。对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种培训班,各地、各校要积极选派有关对象参加。

    四是整合教师资源。要充分发挥现有客座教师师资库的作用,根据需要,择优聘用。要加强与社会方方面面的联系,充实客座教师师资库。要鼓励本地、本校教师“走出去”讲课,善于将外地、外单位教师“请进来”授课,以进一步盘活教师资源。

    4、抓配套改革以做活。

    一是狠抓教育教学管理规范。针对近几年职业学校大幅增招后的实际情况,强化职业学校教学、学生、后勤、行政管理工作。今年,重点要在规范教学管理上下功夫。省教育厅将于今年开展全省职业学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施情况检查,在全省职业学校中开展新一轮的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各地各校要积极做好有关工作。

    二是狠抓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进一步开发和编写、修订完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和教材;加强实践教学和技能考核,组织开展全市性的机械、服装、珠算技能竞赛,并从中选拔选手参加全省比赛。

    三是狠抓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继续开展省合格职教中心和省重点职业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的创建、申报工作,促进职业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南通中专、海门三厂职高、通州农业综合技术学校和如皋职教中心要快马加鞭,积极创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通州职业教育集团和新成立的南通市中等职业教育集团要以全新的理念,努力实现师资配备互补、实训设备互助、专业设置互避、就业信息互通、校园网络互联,并在招生时间和政策上统一,为全市职业教育的发展探索新路。

    四是狠抓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认真贯彻劳动部、教育部、人事部《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组织学生参加技能考核和职业资格认定,为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以就业为导向,引导学校建设和发展。建立职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上报制度,排列名次向社会公布就业率,把学生就业创业情况作为示范学校和示范专业评估的重要内容。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近年来,我市的职业教育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我市广大职教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有了一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恳切希望市人大检查组的各位领导多给我们以政策方向上、具体操作上等全方位的指导。我们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团结和带领全市职业教育工作者,坚定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营造创新、创造、创业的工作氛围,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紧紧咬住工作目标,做实做稳,做强做优,推动南通职业教育事业奋力前行。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职教方案
 
最新消息

 
精彩推荐
 
热门文章
 
心声和鸣
  • 叶沈良:
        2003年1月2日,“心雨轩”网站开通。
        2020年8月1日,网站整理,再次出发。   
Copyright © 2015 叶沈良心雨轩 Powered by OTCMS V2.6 |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