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秋露阁—师韵旋律 > 职业教育
             查询
 
 
职业教育
 
    职教学会
    时间:2005-11-09 作者:叶沈良     来源:叶沈良 查看:763

     

     

    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努力培养地方经济人才

     

    ——在南通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叶沈良

    200287日)

     

     

        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刚刚结束,职业教育迎来又一个发展良机之时,南通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今天成立,具有极其积极的意义。南通职教学会在近半年的筹建过程中,得到了省职教学会、市民政局等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南通市职教学会,向与会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南通职业教育的历史波澜起伏,几度沧桑。一个世纪以前,张謇先生怀着教育救国、实业强国的愿望,积极兴办教育事业,其中张先生创办的纺织学校、农业学校等是我国最早的一批职业学校,同时,张謇先生还是1917年成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发始人和早期领导者之一。可以说,南通是全国职业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南通职业教育在中国职教史曾经写下过华彩的一章。

    建国以后,受前苏联影响,我国教育界片面地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导致长期忽视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在我国受到了高度重视,特别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以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到1996年,全国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在校生中,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数已经超过了普通高中学生数。南通与全国一样,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职业教育重新获得长足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到2001年底,全市拥有省级以上重点职业中学13所(其中,国家级重点职中6所,省级重点职中7所),独立设置的职业学校33所,开设专业有机电类、建筑类、财会类、农业类、服装类、社会服务类等15个专业门类60多个专业。全市职业学校共有1041个教学班,在校生36695人,教职工3601人,其中专任教师2834人,高级职称216人,中级职称1063人,其中既有学历证书又有技术等级证书的“双师型”教师509人。职业学校全部固定资产达50232.43万元,其中实验实习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达7234.7万元。20多年来,全市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累计培养合格毕业生19.6万人,累计实施职业培训31.5万人次。重点职中毕业生按时就业率达90%以上。实施职教对口单招后,全市每年对口单招报考率约为20%,升学率达90%以上,对口单招的数量和质量一年好于一年。总体上看,整个职业教育在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全市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推进了技术进步,提高了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满足了社会求学、求知、求技的需求,还为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特殊作用。

    近年来,南通职业教育与全国一样,在加快发展中遭遇挫折,在走向成功中受到挑战。90年代后期,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全市职业教育普遍进入低谷,不少职业学校甚至难以为继。2001年职业教育尽管仍然保持着一定的规模,但是与1996年相比,差距很大。2001年,全市初中升学率为78.49%,职业学校实际招生23862人,占整个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38.16%,职普招生比为0.62:1,和1996年职普招生比1.31:1相比,显得“门前冷落”。

    职教滑坡的情况引起了市政府及市教育局的高度关注,去年以来,市教育局强化“发展职业教育”的思路,加强舆论宣传,外树形象;深化职教改革,内强素质。全市职业教育有了新的起色,同时,受普高热回落、高中入学高峰来临等因素的影响,今年全市职教招生再度走强,各地各校招生情况喜人,取得了全线丰收,均创历史新高。730日,朱基总理在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更加鼓舞了耕耘在职教界的同志们。很多校长欣喜地说,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春天。

    成绩固然可喜,问题依旧存在。在招生走出低谷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职教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社会上“重普教轻职教”、鄙薄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仍未消除;职业教育在体制上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仍然存在;由于就业准入制度不完善,职教毕业生“出口”渠道仍不畅通;政府对职教的投入十分有限,职教稳定的经费来源机制仍未建立。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重视职业教育的舆论和氛围,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样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终身教育框架内构建新型职教体系;如何建立规范有效的就业准入制度,使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市场有序衔接,等等。都是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应对的挑战,也是职教学会必须研究的课题。

    借此机会,我想再讲三个问题:

    一、着眼全局,围绕中心,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

    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强化思想认识是首要任务。我们要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到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促进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

    1.发展职业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是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此,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和去年全教会上的讲话中都有精辟的阐述。江总书记指出:“努力办好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篇大文章。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虽然已经有了发展,但总体来说,还刚刚开始做。各地各部门要狠狠抓它十年、二十年,必须大见成效”。在刚刚结束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朱基总理强调指出:在新的形势下,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任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是适应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的需要,是适应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需要。我们要走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现代化道路,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殊国情,不仅需要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也仍然需要发展有市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也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劳动者素质的最直接、最有效途径。只有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生产技能,才能降低生产成本、改进产品质量、增进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职业技能,也才能适应市场变化和岗位转换的要求,增加就业和再就业的机会。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加快人力资源开发,不仅势在必行,而且非常紧迫。应当看到,我国大批国有企业相继遭遇被兼并、破产、拍卖的厄运,成千上万的乡镇企业犹如昙花一现般地消失,数以千万计的企业职工下岗待业并且再就业步履维艰,原因固然很多,但劳动者整体素质低下、生产的产品无法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是最为致命的原因。因此,可以说,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直接关系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关系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2.发展职业教育是构筑合理的人才培养层次的需要

    上个世纪60年代,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以后,“通过教育培养人才来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但是,很多发展中国家把战略重点片面地放在发展高等教育上,而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与社会产业部门提供的就业结构之间不匹配,造成“人才大量紧缺”和“人才大量闲置”并存的矛盾,不仅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而且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这种情况在我国同样存在,特别是1999年受高校扩招的拉动,出现了“万般皆下品,唯有上‘普高’”的普高热,使职业教育的发展陷入低谷。目前,我国高质量劳动者严重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据统计,目前,我国高级技术工人仅占技术工人总数的4%,即使在上海,高级技工也仅占技工总数的7%,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比高达30~40%相差甚远,以至在各新闻媒体上频频出现“求几个博士、硕士易,求一个高级技工难”的报道。

    事实上,人才队伍的建设不仅仅是数量问题、学历问题,同时更要考虑结构、层次等问题。在技术人才队伍结构严重不合理的中国,选择教育发展战略及人才发展战略,尤其要追求结构的合理和层次的梯度。一个国家在关键时期,高层次的尖端人才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引进,但是百万产业大军是无论如何不能靠引进的。培养产业大军,必须要依托职业学校。日本在二战以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1947年颁布的《学校教育法》,对全国初中和高中阶段普通学校学生必须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作出了明确的规定。1951年颁布的《产业教育振兴法》,更是将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以适应和支撑国民经济持续高速的增长。日本的高中分为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综合高中三种类型,即使是普通高中和综合高中,也必须实施职业技术教育,为学生就业作准备,职业高中的学生则包括了农业高中、工业高中、商业高中、水产高中、医疗高中、家政高中等各种专业。据统计,仅60年代,就有700万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充实到日本全国各个产业部门去工作,为实现其经济高速增长、成为全球制造中心作出了重大贡献。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持续快速增长时期,与日本上个世纪50~7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大量需求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构筑合理的人才培养层次,方能满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3.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一方面,职业教育的发达程度受到地域经济、历史、文化、群体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苏南、浙江等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这一地区工商业较为发达、民俗心态较为开放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除了区域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外,其他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多地依赖于职业教育。南通一流的基础教育,为什么没有支撑起一流的经济?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基础教育培养的优秀人才都离开了南通,被一些中心城市所吸聚,而只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才能“留得住,用得上”,直接服务和贡献于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

    对于南通而言,发展职业教育还关系到“十五”期间经济发展战略定位。最近,我市正在积极研究和实施“接轨上海”工程。其实,长江三角洲地区各个城市都在做“接轨上海” 这篇文章。据了解,常州市在确立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基地目标的基础上,抓住全球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充分发挥常州职业技术教育的优势,决定在近几年内投资25亿元,建成一座8平方公里的职业技术教育城,每年培养5万名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技术工人,以满足常州作为上海工业后方基地对高级技术工人不断增长的需要。常州市这种从总体战略的高度出发,着眼宏观,只争朝夕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南通只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突出与同类城市的比较优势,才能真正接轨上海,融入上海经济圈,成为上海的后方生产基地。

    二、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大力构建新型职业教育体系

    面对新一轮挑战和发展机遇,南通职业教育必须继续高举发展大旗,以“做大、做强、做活”为目标,深化内部改革,实现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1.加强职前教育与继续教育的接缘,构建终身职业教育框架

    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清楚地认识到,教育应该是贯穿于人的一生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如果说学习化社会全面诠释了国际社会对未来人类学习问题的理解和回答,那么终身教育则历史而又现实地构成了世界教育的生活舞台。今后的教育应是根据每个人不同时期的需要,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社会必须提供给那些离开了学校的成年人接受继续教育的足够机会和广阔空间。在技术更新周期不断加快的情况下,终身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显得尤为紧迫。因此,职业教育必须在终身教育的视野下,思考职前培养与继续教育的接缘,构建具有灵活性、多元性、伸展性的终身职业教育的框架。

    职业教育要向终身教育的延伸,先必须实现教育内部的延伸,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衔接。要积极开通和扩大高校对中职的对口单招,让有学习愿望的中职学生能够升入高职,乃至读研究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终身职业教育框架,实质上是实现职业教育的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使教育既贯穿于人的一生,又始终与生活保持密切联系。 当前,在继续教育中,职业教育应当着力于通过专业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的有序转移,使我国及本地区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丰富的人力资源。近年来,我市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有了长足的发展,继南通职业大学、电视大学等学校有了进一步发展之后,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南通紫琅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相继建立,南通农渔职业技术学院正在筹建之中,一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也举办了高职班,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在新形势下,我们的高职院校和举办高职班的学校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建设,更好地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更好地在我市的职业教育发展中发挥领头作用。

    2.注重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构建职教特色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发展的潜能。职业教育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技术含量为参数,构建“宽口径、强基础、重实践”的特色课程体系。

    所谓宽口径就是根据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就是突破单一学科式课程设置模式,实行按大类专业招生,小专业施教,设置柔性专业方向,在宽口径的专业面打好适应基础,在柔性的专业方向上培养适应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所谓强基础主要指夯实人格素质的基础和职业能力的基础。现代企业在选人用人中对毕业生的人格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应聘者要诚实、要守信,要真正能够为单位的产品负责、信誉负责、发展负责。为此,在构建新的职教课程体系中,必须纳入做人的教育。要重视选修课的数量和质量的合理搭配,多设置一些人文、社会、艺术课程,让学生通过对人类文明历史的了解与学习,懂得做人的道理,掌握做人的基本原则,把所学的人文知识“内化”为素质,成为一种做人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责任。所谓重实践,本来就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色,也是其区别于普通教育最突出的方面。今天,重视实践教育,要求职业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应当重点突出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在教学目标上,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技术转化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由于实践能力和技术转化能力是体现在工作岗位上的,所以,实践教育体系构建的基点必须定位到相应的职业岗位群,学校需要加大投入,供学生实践的设备和产品与企业的设备先进程度同步。

    鉴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天然联系,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开发必须着眼于地方特色经济,依托行业优势,办出特色专业。比如,最近,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建设环濠河博物苑群,把南通建成特色旅游城市。旅游职中应当敏感地把握这一动作,并据此结合本土资源,调整相关专业,建立特色课程,服务城市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3.促进职业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联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网络

    落后的教育手段、原始的教育平台、单调的教育资源,是无法建设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发展现代职教,必须紧紧勇立信息化的潮头。要以信息化作为南通职业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一个抓手,培塑广大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带动教学手段创新和教学内容变革。市教育局将把中等职业学校纳入“校校通”建设工程,通过建设南通城域网,逐步实现校园网络由“校校有”到“校校通”,为校际之间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优越的平台。南通职教网站上个月已开通,我们要进一步建设好南通职教网,发挥网站的功能,为学校和社会各界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促进职业教育与信息技术联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育“四有”新人。要加强对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信息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为宗旨的教育,它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信息素质可以概括为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集科学的信息观念、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技术知识和信息技能于一身的关于信息的综合素质。通过信息素质教育,使学生达到这样的目标:一是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二是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三是具有一定的信息能力;四是遵循信息道德准则,规范个人的信息行为;五是打好自我教育的基础,学会根据自身需要,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有目的的进修,以适应社会的不断进步。

    三、明确职能,发挥作用,扎扎实实做好学会工作

    市职教学会成立的意义,在于为全市职教工作提供了一个合作与交流的舞台,为实现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协商的机制,为开展职教科研、指导职教实践提供了一个畅通的渠道。

    1.健全组织网络,建立职教分会

    为促进职教之间的横向交流,市职教学会的管理体制主要是“条块结合,以条为主”。职教学会下设10个专业委员会,分别是德育、语文、数学、外语、信息技术、工业技术、农业技术、社会服务、学校管理和高等职教专业委员会。这次职教学会的成立大会上,已经推荐了各个专业委员会的召集人。会议以后,各个召集人要着手筹建相关的专业委员会,9月底拿出筹建方案,年底前建立专业委员会,做到尽快建立机构,健全网络,明确职能,发挥作用。

    2.开展教学交流,指导教改实践

    当前,要积极调整职教发展的战略重点,要把原来“做大带动做强”的工作方针转变为“做强带动做大”。职教学会应当围绕这一工作方针,开展工作。职教学会要通过组织重点项目协作研究、正常组织学术年会等方式,推进职教科研,促进观念转变,指导教改实践,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职教发展的重要机制是“产学研”结合,学会要指导各校积极开辟并建设好实习基地,把教学、科研、生产、经营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不仅注重教学效益,而且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会还可以创造条件,让一些办学实力较强的学校,遴选优秀教师,立足教育教学,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攻课题、破难点、下基层,参与企业科研,提升自身形象。

    3.开展调查研究,提供决策咨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江苏省实施〈职业教育法〉办法》,政府对发展职业教育负有主要责任,这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要实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新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在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下,市职教学会具有很大的职能空间和工作优势,应当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和参考。比如,对去年职教招生陷入低谷的状况,教育局抽调了一些同志开展了专题调研,向市政府提供了两份翔实的调研报告,把基层的实际反映到了市政府。今后,这个调研的任务可以由学会来分担。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后,不久将召开全省职教工作会议,继而还要召开全市职教工作会议。市政府召开职教工作会议必然要根据新形势,出台新的政策文件,因此,会议召开之前,职教学会及各个专业委员会要多作思考,多作调研,多出点子,参与协调解决职教发展的重大问题。

    各位领导,各位会员,市职教学会的成立,实现了我们长久的宿愿,赋予了我们崭新的责任。我们将在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和省职教学会的指导下,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会章程,开展学术活动,履行工作职能,做大、做强、做活南通职业教育,为南通经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上一篇:职教方案
    下一篇:职社讲话
 
最新消息

 
精彩推荐
 
热门文章
 
心声和鸣
  • 叶沈良:
        2003年1月2日,“心雨轩”网站开通。
        2020年8月1日,网站整理,再次出发。   
Copyright © 2015 叶沈良心雨轩 Powered by OTCMS V2.6 |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