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秋露阁—师韵旋律 > 职业教育
             查询
 
 
职业教育
 
    职社讲话
    时间:2005-11-09 作者:叶沈良     来源:叶沈良 查看:720

     

    在全市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叶 沈 良

    2002年3月13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分别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全省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年度工作会议的要求,回顾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交流经验,深入分析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研究部署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推动我市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一、 2001年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工作的简要回顾

    2001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起始之年。在这一年里,我市广大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工作者,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奋发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在调整改革中有了新进展。主要表现在:

    1.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趋于稳定。

    根据去年年初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做好200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和《关于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通知》,各地、各中等职业学校结合当地、本校实际,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狠抓招生工作,努力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面向社会全体成员的教育,从而保持了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基本稳定。据初步统计,2001年全市职业中专农转非新招1159人,职业中专新招9126人,职业高中新招6686人,以上三项合计招生达16971人,从总体上看,中等职业教育近几年来招生数量减少的势头得到遏制,一些地方、学校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量开始出现回升。

    2.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各地、各中等职业学校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大纲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原则意见,积极推进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和德育工作的改革,特别是突出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推进了素质教育在职业学校的实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全市对口单招录取突破2000人。毕业生就业率接近80%。在省教育厅与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组织的江苏省首届“职教之星”艺术节中,我市选手在青春歌手、室内装饰设计、数控车床操作技能、网页设计、西画、国画、书法等七个项目上均有上佳表现,共取得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8个,优秀奖18个,一大批参赛选手和他们的指导老师获得了省教育厅与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奖励。

    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关于在部分有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做好综合课程教育试验工作的意见》,各地及不少学校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探索新型的职业教育模式,进一步拓宽了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为职业学校学生未来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原则意见》和《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的原则意见》,许多学校开展了试验工作,初步建立了以学分制为基础的灵活学习制度,努力探索以学分制为重点的职业教育新型教学制度的改革和创新途径,大力推行弹性学习制度的建立。

    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去年11月,南通中专承办了全省“数字化学习能力与学习社区”研讨会。陆踊校长代表学校所作的《让教育理想飞扬在数字化空间——“天职学习社区”数字化沙盘作业中期报告》,受到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好评。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OEH研究与实验工作的意见》,省OEH开放实验室与省多媒体局在我市合作建立终身教育实验基地,承担终身教育环境的发展研究、教育资源数字化、功能化试点以及有关培训工作。

    3.教育现代化工程稳步推进,农村学校办学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去年年初,列入2000年创建计划的10个乡镇全部通过了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先进乡镇的验收。至此,我市行政区划调整后的152个乡镇中已有26个乡镇通过了省级教育现代化先进乡镇的验收。在宣传发动、自愿申报的基础上,2001年度又确定了16个乡镇实施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先进乡镇工程。至年底,海安县的双楼、白甸、农场,通州市的四安,海门县的三厂,启东市的新安、兆民,港闸区的秦灶等8个乡镇达到了省教育现代化先进乡镇的标准,准备接受省验收。在创建过程中,各地多策并举,着力调动乡镇创建的积极性。一是政策驱动。为了促进乡镇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实施,各地出台了许多有利于开展创建工作的政策和规定。比如:在新建学校用地问题上,政府网开一面,允许使用撤并学校的土地予以置换;在建校规划选址上,列入小城镇建设和乡村建设的重点优先考虑;在校舍建设上,优先立项,并减免有关收费;在区划调整、乡镇撤并时,把学校布局调整作为重要内容给予关注和考虑,等等。二是奖励促动。首先,对乡镇为实施教育现代化而进行的中小学布局调整予以奖励。海安县在1999年至2001年三年里,每撤并一所学校奖励乡镇3万元,教学点每撤消一个班奖励2500元。其次,对通过省验收的教育现代化乡镇,县(市)政府给予10万元以上的奖励。第三,对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通过省实验小学和省示范初中验收的学校,给予一定奖励。三是单项创建带动。鼓励乡镇以个体优化带动和促进整体优化,通过创建模范学校、文明学校、示范学校、实验学校推动教育现代化先进乡镇的创建工作。四是多方筹资推动。资金是创建教育现代化乡镇的支撑点和关键点。在农村费税改革带来的新的困难情况下,许多乡镇想方设法,多方筹措,加大对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的投入。主要方法是:政府财政拨一点,学校自己拿一点,争取社会资助一点。五是相关部门联动。在乡镇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各地、各乡镇的各层各级机关和干部竭诚提供有效服务,多方协调、整体联动,共同为创建工作营造宽松的环境。

    4.普职成三教进一步沟通,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得到深化。

    加强普职成沟通,搞好农科教结合是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重头戏。为唱好这个戏,全市广大成职教工作者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一是继续推广“项目”工程。以“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为指导思想,以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为载体,积极开展农业“三新”——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全年共推广515个项目,辐射农户12.24万户,产生经济效益5.43亿元。建成乡镇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179个,其中省级2个,市级18个,县(市)级157个。二是大力开展各类培训。市教育局举办了省重点、市示范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校长培训班,邀请专家讲授现代农业和WTO知识。各地根据加入WTO新形势的需要,围绕“5112”工程,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各类培训。全市共有118.91万人次参加了农村实用技术和专业技术培训,53.72万人次参加了农村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乡村党员干部培训13.77万人次,农业科技骨干培训6.48万人次,农业经纪人、信息员培训2.92万人次。三是继续开展创业教育。各地在应届初、高中毕业生中继续开展创业教育。有的地方采用毕业后集中一段时间培训,有的将创业教育纳入课程系统进行教育,均收到良好效果。全年共培训初、高中毕业生10.8万人。四是重视乡镇自考服务站的建设。许多乡镇以成人教育中心校为依托建立了乡镇自考服务站。成教中心的工作者自觉地承担起所在乡镇自考服务的职能。他们主动争取领导重视,通过开会、发文件、拉横幅、出墙报、办宣传橱窗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自学考试,不辞辛劳地深入村、组,广泛发动农村中广大青壮年参加自学考试,真正发挥了自考服务站宣传、咨询、报名、辅导、供应、考试、举荐、信息等八大服务功能。五是着力开展农村教育中心校建设。为引导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更好地成为当地党委政府的助手,积极为三农服务,为农民增收、农村致富服务,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鼓励乡镇成人中心校围绕办好实验基地、在推广项目工程,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探索社区教育,搞好教育培训等方面,办出自己的特色。根据市教育局制定的《南通市特色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评估细则》,全市60多所成教中心参加了创建活动,市教育局组织了首批评估验收工作,既达到了调研、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目的,又树立了20个窗口学校。

    5.职工教育和成人学历教育有一定发展,社区教育开局良好。

    2001年,伴随着机构改革,职工教育和成人学历教育在管理体制等方面出现了重大转变。面对新问题,全市广大成教工作者不是知难而退,而是迎难而上,坚持以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中心,下大力气开展职工教育和成人学历教育工作,满足职工和成人的求知愿望。一是继续办好成人学校。市教育局召开了全市成人中专校长、有关普通中专培训部主任会议,研讨新形势下成人中专发展问题,通过新闻媒体发布成人中专招生信息。各成人中专校也注重调动每个教职员工的积极性,群策群力,为发展成人中专想办法、出主意。由于各方努力,2001年全市成人中专招收新生超过1000人。同时,各地、各校十分注重成人中专的教育教学质量。为满足一部分学生继续深造的需要,市教育局专门组织了成人中专部分教学骨干对成人中专学生参加高校单招和成人高考进行专题教研活动。单招和成人高考结束后,我们又召开了总结会,总结经验教训,并对下一年度这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研讨。去年,全市成人中专共毕业3443人。一些职工学校的事业也有一定发展。二是职工教育在一些行业、地方和企业开展得红红火火。一些行业在职工教育工作中继续发挥着行业的组织、管理职能,一些由主管局改制的企业集团仍配备职工教育专职管理干部,一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宏观管理职工教育的力度不减,从而保证了职工岗位培训、转岗培训、再就业培训的健康发展。许多企业紧紧围绕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实际,大力组织职工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以提高职工的素质,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由于工作努力、成效显著,我市成教战线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受到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的表彰。如东成人中专王备战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南通建筑职工中专的彭漫和南通市职工学校的王红宇被评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满足社区全体成员终身学习需要的社区教育,在我市已经起步,态势良好。根据“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以崇川区、川港镇为代表的一批试点单位先行了一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结累了一些经验。

    6.社会力量办学事业逐步壮大,对社会办学的管理不断规范。

    近年来,我市的社会力量办学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根据我局去年10月份的调查,仅通过我局审批的24所民办学校中,就有教职工183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7人,另有兼职教师152人。在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4人、本科学历679人、专科学历603人;高级职称135人、中级职称531人。在校班级419个,在校生19547人。建校以来投入达41700.5万元,总资产达41549.6万。另外有大批规模较小的培训中心、培训部、培训班。

    根据国务院《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的“积极鼓励、大力支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十六字方针,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社会力量办学机构的规范管理,使我市的社会力量办学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首先是加强广告管理。教育行政部门与工商、宣传等部门通力协作,做好办学、招生广告的核准、审批工作,逐步规范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的广告发布行为。其二是加强检查督促,对不规范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帮助办学单位依法办学、根据教育规律搞好教育。其三是对违法办学的行为进行查处,达到处罚一个、教育一批的目的。其四是依法按程序对民办学校、社会办学单位进行评估、审批。五是进一步明确市、区两级审批社会力量单位的权限。进行初中学历教育的社会力量办学由市教育局审批;进行小学学历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社会力量办学由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市属单位主办的社会力量办学由市教育局审批;非市属单位(含个体)主办的社会力量办学,采取属地审批的办法,由举办地所属的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同时送市教育局备案。根据上述精神,原由市教育局(教委)审批的一批社会力量办学单位,从200112月起分别由崇川、港闸两区管理,其中移交崇川区管理的有40家,移交港闸区的有3家。六是组织了对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的年度审计。市教育局和崇川区教育局所审批、管理的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同步接受了主管部门或社会审计机构的审计,按规定向审批机关提交了审计报告。市教育局和崇川区教育局在今年219日《南通日报》上对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已按时审计、未按时审计和停办注销的单位名单进行了公示。

    回顾2001年的工作,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在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的工作任务,这是各级党委、政府加强领导和重视的结果,是社会各方面关心支持的结果,更是从事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工作的同志们迎难而上、开拓进取、辛勤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南通市教育局向为职教社教工作作出不懈努力的同志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在充分肯定我们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无论人才培养的数量,还是人才培养的质量,都还存在着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虽然我们认识到,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促进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思路还不够开阔,办法和措施还不够多,进展还不够明显,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工作进展还不平衡。民办学校的规范管理还要不断加强。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尤其是在2002年的工作中作出新的努力。

    二、2002年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面临的形势和工作总体要求

    2002年是我们全面实施“十五”计划、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一年。对于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工作者来说,也是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的一年。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增强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要冷静分析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面临的严峻形势。

    目前,我市的中等职业教育与迅速发展的普通高中招生相比,与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需求相比,差距很大;成人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相比,不相适应;民办学校的发展与公办学校特别是重点学校相比,困难更多。对此,我们一定要作冷静的分析和思考。

    在中等职业教育方面,首先,影响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有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包括教育发展变化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原因。一些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方面原因的影响确实是巨大的,比如就业形势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用人数量和结构的变化,相当一部分行业用人层次和劳动人事政策的调整变化,高等教育的连年大幅度扩招以及职业教育自身结构的调整,等等。这些变化与调整必然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带来深刻的重大的影响。应该说,这些变化与调整是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减少的主要原因。其次,影响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诸多客观原因,有一些变化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应该顺应这样的变化,比如经济结构的调整,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的转变,职业教育自身的结构调整等等。而有一些变化暴露出社会思想观念的误区和用人政策制度上的缺失,这就需要依靠各级领导加以引导和转变。比如盲目追求用人的高学历,轻视、忽视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劳动者的培养与使用等。第三,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比较薄弱,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办学模式、教学管理制度不够适应社会需求,办学条件不够好,办学质量不够高,办学特色不够鲜明,与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有较为明显的差距,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还不够强。这些也是影响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成人教育方面,首先,在机构改革与企业改革过程中,弱化行业及企业举办成人教育的责任,一些行业主管部门改制为企业集团或控股公司后,取消了管理成人教育的职能,一些乡镇过分压缩成教中心的人员编制;其次,一些地方、企业和乡镇领导者对成人教育的认识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

    在民办学校方面,一是办学规模不大。部分民办学校对学校的长远发展缺乏考虑,硬件建设不到位,办学规模较小。二是学生数量不足。由于许多民办学校的起始时间不长,信誉度还没有建立起来,加上收费标准较高,民办学校的吸引力并不大。三是专职教师不够。一些民办学校所聘用的教师大多是退休教师,而自己的专职教师队伍都没有建立起来。四是教学质量不高。这是由于生源素质不高、聘用的退休教师虽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创新精神不足、教育教学研究不够等诸多原因所造成。五是学校管理欠规范。一些民办学校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等还没有形成一个具有合力的系统。六是政府管理不严密。至目前,政府对民办学校的管理所依据的主要是《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由于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文件,在管理过程中就难以做到严密。

    2.要紧紧抓住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面临的机遇。

    我们既要看到困难和挑战,更要看到机遇和责任。看不到困难就难以迎接挑战,抓不住机遇就难以获得发展。

    首先,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将在更高层次上和更大范围内参与全球经济竞争。我国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步伐,加速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生产工艺和产品,这对第一线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服务产业开放或限制性开放市场,将迎来一个服务产业大发展的机遇,这必将为就业增长拓展广阔的空间。随着我国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和市场竞争环境逐步完善,对不同企业真正实行国民待遇,为各类企业的发展创造平等、良好的竞争环境,这必然会带来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一是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二是调整农产品结构,三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四是调整农村就业结构。要达到这个阶段性目标,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决定性因素,这必然会对农村职成教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总之,我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会对就业产生积极的影响,我国生产和服务第一线需要大批受过良好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的天地非常广阔。

    其次,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也需要中等职业学校不断扩大规模。市教育局的《二○○二年工作意见》提出“要把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为当前及今后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寻求多种有效方法和途径,实现今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0%的目标。”今年和今后几年内,我市的初中毕业生数有较大增加。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主阵地重要组成部分的中等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应该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

    其三,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领导同志对在新形势下积极发展职成教非常重视。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指导方针,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措施,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的讲话和《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对发展职业教育作了精辟的阐述。朱基总理去年35日在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的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沟通的教育体系。”去年727日,李岚清副总理批示:“由于经济发展、高校扩招等因素,职业教育的生源发生较大影响。但这并不说明职业教育不重要,而正相反,社会需要和呼唤更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我们教育宏观部门必须看到这一点。从而要在提高职教质量,使职教更加符合社会需求方面采取切实措施,要对职教(包括大专、中专)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使职教走上更加健康发展的道路。”这些重要指示,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其四,社会力量办学的有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措施正在制订之中。国家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法律草案正在调研、起草过程之中。省教育厅将制定《江苏省社会力量举办中等非学历教育机构设置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学历教育管理的意见》。这些法律和措施的出台,将为社会力量办学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我们要组织职教社教战线上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领会贯彻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正确分析形势,统一思想,增强在新形势下迎难而上,开拓进取,不断发展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3.要牢牢把握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总体要求。

    2002年我市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兴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落实南通市教育局年度工作意见对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工作提出的目标任务,坚持大力发展的方针,加大实施“5112”教育富民工程的力度,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形成特色,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需要,为实现“富民强市,在苏中率先崛起”奋斗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

    三、2002年改革发展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主要任务

    根据我市2002年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我们在战略上要实施“发展、巩固、规范”的方针,即:发展职业教育、巩固成人教育、规范社会办学。我们所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在这里,我着重强调以下几方面。

    1.    做大与做强并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第一,要确保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协调发展。我们必须看到,就全市情况而言,无论从劳动力市场的客观要求看,还是从我市教育的发展水平看,必须保持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合理结构比例。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认真进行统筹规划,明确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目标,在指导思想上、政策措施上和舆论宣传上要把职业教育放到重要的位置。注意引导群众对子女就学进行理智选择。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采取更加积极、坚决的态度,努力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使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招生同步增长。要进一步改革招生办法,放宽职业学校入学条件,规范招生市场。要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部分学校经批准可面向市场自主招生或提前招生。

    第二,要继续调整中等职业学校的布局结构。近年来,一些地方中等职业学校的布局结构调整和国家级、省级重点学校的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就全市而言,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小而全”、校均规模较小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这不仅影响了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效益的提高,也成为中职招生中出现生源大战、招生秩序混乱的原因之一。去年,省教育厅转发了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为职业学校的布局结构调整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促进了职业学校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教育部提出:到2005年,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均规模达到3000人以上,省重点学校达到2000人以上,合格学校达到1000人以上。省教育厅将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开展中等职业学校的合格评估工作。各地、各校要早作准备,通过停办、兼并、联合等途径,把职业学校做大做强,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

    第三,要加强专业建设和骨干学校建设。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是职业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需求变化的关键环节。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和《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要求,继续推进职业学校专业现代化建设。在专业建设上,必须坚持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提高自身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多样性,要更加考虑社会需要和个人受教育需要,省教育厅将颁布中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建设的评估标准,力争创建300个省中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我市各地、各校要及早筹划并运作,在创建省重点专业上占据相应的份额。要在办好、办强一批专业的基础上办好、办强一批学校。继续开展省合格职教中心、省重点职业学校的创建工作。继续建设好学科基地,完善职教文化课会考、专业课抽考制度。完善学籍管理制度,逐步建立统一的教育标准,在一定范围内校际学分互认,试行弹性学制。

    第四,要加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贯彻实施好《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纲要》。市教育局将在今年适当时候组织检查。各地、各校要继续推进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工作,把创业教育贯穿专业教育全过程,渗透各门课程教学,拓展到全体在校生,使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创业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第五,要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强南通职教网站的建设工作,增强信息收集、处理、发布能力,增设招生培训信息专门版面,密切与各职成学校和社会办学机构的联系,要拓宽服务功能,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加快网站的信息更新,使之逐步成为职成教现代化办公与教学的工具。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均要建成校园网,实现信息化管理。各地、各校要积极开发和应用多媒体课件与网络课程的评比。要认真组织好全市职教师资的培训工作,力争年内的培训面达到30%。根据苏教职[2001]51号文件精神,组织好专业教师参加具有职教特色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四新”培训;积极选送有关教师参加省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鼓励、支持在职教师攻读硕士或专升本、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改革与开拓并重,努力巩固成人教育。

    第一,大力实施“5112”教育富民工程。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紧密配合,充分发挥教育的整体优势,加大农科教结合的力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项目为纽带,教育培训为抓手,全面提高城乡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增强教育主动对接经济、回报社会的能力。各乡镇成人校要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农村新增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目标,对广大农民进行新品种、新技术、新知识培训,使接受培训的广大农民成为在家是农业生产与经营的高手,外出是具有熟练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手。农村各类从业人员的培训面要达到35%以上。要继续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初、高中毕业生的“两后”培训。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的创业教育培训率要达到98%以上。要建好“实验示范基地”,以效益项目吸引农民,形成“学校+基地+项目+农户”的办学模式。通过示范、推广辐射一批农户,努力做到开发一个项目,致富一批农民。

    第二,大力构建新的职工教育运行机制。要强化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紧贴经济、服务生产、经营是职工教育的生命之所在。各企业、行业要进一步落实南通市政府办公室转发的《关于在企业改革和发展中进一步加强职工教育的意见》,坚持“面向市场、服务职工、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职工教育工作。要针对企业信息技术的逐步应用,强化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信息处理、应用和开发的能力;要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加大培训力度,做好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技术开发人才的培训,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人才支持;针对入世后企业与国际接轨的新形势,大力开展WTO知识的培训,促进企业与国际接轨;要适应企业产品结构调整,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出发,对失业职工进行再就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再就业能力。企业在职职工的培训率要达到45%以上,失业职工再就业培训率达80%以上,企业新增职工就业前接受技能培训率达100%

    第三,大力办好各类成人学校。各成人中专、职工学校和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是成人接受各类培训的主阵地。既可以说是社会教育类学校,也可以是职业教育类学校。一些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对他们同样适用,但他们又有各自的特殊性。同职教中心、职业高中相比,他们更处于弱势状态。各地、各行业要进一步重视、关心支持他们。这些学校的教职工也要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确立“坚定信心、坚守阵地、积极开拓、寻求发展”的观念。成人中专学校面临着一个调整问题,省教育厅将下发《关于成人中等专业学校调整工作的意见》,各成人中专要对照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及早考虑学校的发展调整方向。各职工学校特别是企业的职工学校是直接从事本系统、本企业职工培训工作的,只要在“直接、有效”上下功夫,就会受到企业和职工的欢迎,从而保持其应有生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的功能在逐步增加,例如自考服务的功能、老年教育的功能、环境教育的功能、社区教育的功能等等。按照我局印发的南通市乡镇成人教育中心基本实现现代、片区重点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特色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三个评估细则的要求,各乡镇成人教育中心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拓展服务功能,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应用的作用。我局今年将继续开展特色成人教育中心校的评估工作,力争再创建2030所特色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

    第四,大力推进社区教育的实验和发展。要把社区教育作为新时期成人教育的新增长点。市教育局将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成立由局领导和有关科室负责人组成的社区教育协调组织,加强对全市社区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各地也要建立相应的管理组织。根据省将要下发的《关于加强社区教育工作的意见》,规划“十五”期间的社区教育工作。要推进社区教育的深入开展,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包括学习型家庭、班组、楼道、小区、街道、社区等。要根据“因地制宜、分区规范、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按照“点上深化、面上扩展”的方针,在抓好2个省、市级(崇川区、通州市川港镇)和8个县(市)区级社区教育实验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实验区,并加强对实验点的跟踪调研与指导工作,培育示范性社区教育实验区,努力促进一部分实验区达到示范实验区的标准。要依托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行业企业培训中心、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力争建立一批社区教育中心,逐步构建社区教育网络体系。要通过印发社区教育学习资料、编印当地社区教育简报以及利用新闻媒体设立专版、跟踪采访、专题报道等,加强社区教育宣传。

    3.支持与引导并重,不断规范社会办学。

    第一,认真贯彻社会力量办学的法律、法规。在《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之前,我们要继续全面贯彻国务院颁布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江苏省社会力量举办中等非学历教育机构设置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学历教育管理的意见》等出台、下发后,各地要认真学习、贯彻。要根据“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坚持依法办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规范社会力量办学事业的发展。

    第二,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兴办民办教育。只要有利于增加教育投入,有利于扩大教育优质资源,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满足社会对教育需求的各种办学形式,均可以试验、探索。如:公民独资办学、股份制合作办学、按中外合作办学有关规定与境外人士和教育机构合作办学等等。要有目的地引导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学前教育和文化补习、社会自考助学等教育培训活动,充分挖掘教育潜力,整合教育资源,利用双休日、节假日面向中小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非学科性教育培训活动。

    第三,积极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作用。通过几年的发展,全市社会各界举办的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已超过200家,初步形成了一个多渠道、多形式、多门类、多层次的社会办学体系,年教育培训量达10万人次,在促进全市两个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对社会力量办教育应该鼓励支持,对已建成的社会办学资源应该积极扶持。社会办学单位特别是民办学校自身也应珍惜,要按法律、规章规范运作,防止风险的出现。要正确处理好投资主体与学校法人的关系,确保学校能按教育规律办事;要正确处理校内人事管理问题,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和师资队伍;要十分重视健全财务制度,抓好财务管理;要以对学生及其家长高度负责的精神,全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班风、校风;要以不懈的努力取信于社会,从而走上良性循环之路。

    第四,完善规范社会办学事业管理。要严格社会力量办学的审批制度,完善审批、核准程序。一要把好社会力量办学举办者的资格审查关,二要把好办学条件关,三要把好建立办学单位的审批关,四要把好招生广告审批关,五要把好财务审计关,六要把好年检关。对未经审批擅自办学的机构要坚决予以取缔。加强管理并不是要束缚社会办学举办者的手脚,而是为了规范办学行为、保护合法行为、打击违法行为。

    4.硬件和软件并重,持续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

    第一,继续推进教育现代化乡镇的创建工作。近年的创建工作表明,推进乡镇教育现代化工作,对调动乡镇增加对教育投入的积极性,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今年,我们要继续抓好这项工作,争取再有68个乡镇达到省级教育现代化先进乡镇标准。我们要认真研究部署,确保落到实处。在创建工作中,要分层次有重点地予以指导:一是对已创建的乡镇,要加强现代化手段的使用与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升两大工作,各地要加强推动力度。二是对正准备接受省评估验收的乡镇要指导他们做好过细工作,有欠缺之处尽快补好“课”;三是对今年参与创建的乡镇,各地要大力加以支持、扶持,我们计划将于上、下半年分别全市第九、第十次创建工作会议,有重点、有针对性安排好推进工作。四是对待创建的乡镇,要重点抓好提高师资水平与完善学校布局调整两大工作。我们在创建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统筹规划,坚持实事求是,既要开拓进取,也要注意方法;既要加强部署,更要分类指导。通过努力工作,使教育现代化工程的推进真正达到预期的目标、收到预期的效果。

    第二,继续推广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手段的应用。要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要求,“把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师的必备条件,把培养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制定“十五”期间当地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外语培训考试的发展计划,并抓好全省统一组织的现代信息技术和外语考核培训的管理与协调工作。今年,全市要组织1.4万人参加省现代信息技术统考,力争合格率达75%以上。

    第三,继续推进劳动预备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我们要加强与劳动、人事、经贸、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密切联系,切实落实“先培训,后就业”、“持证上岗”的就业制度。积极发挥职成学校在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的重要作用,努力使学生在获取毕业证书的同时,也取得一门或几门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增强就业、创业能力。各职成学校要加强职业指导服务,为学生提供求职方法和就业信息。

    第四,继续加强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研究。去年,我市的广大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少论文在有关刊物上发表或在有关会议上交流。在全市职教成教社会办学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我们收到各地和有关行业选送的论文116篇,经评选,共评出一等奖12篇、二等奖23篇、三等奖48篇。今年,针对近年来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积极组织广大教职工开展专题研究与实验研究,为我市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会力量办学、老年教育、环境教育、社区教育、终身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市局将在近期组建市职业教育学会,随后还将调整市成人教育协会理事成员,并将组织一些学习交流、专题研讨等活动,以充分发挥职教学会、成教协会的作用。各地、各行业也要及时建立、调整、健全相应的研究组织,为我市的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研究出成果、上档次作出贡献。

        四、振奋精神,努力开拓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结合当地和本系统、本单位的实际,创造性地做好工作,对我市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我们不仅要客观地、清醒地、正确地分析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更要坚定信心,积极进取。陈至立同志在年初召开的教育部2002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我国中高级技术工人和现代服务业高素质从业人员严重缺乏,职业教育的发展天地非常广阔。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加入WTO,我们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特征的第三产业,这是实现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重要出路,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新的行业、新的工种和新的就业岗位将不断产生,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将更加丰富和拓展。”这里所讲的职业教育是广义的职业教育,即不但适用于职业教育,也适用于成人教育。积极鼓励社会办学的发展,《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早有规定,以后出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将会有更加明确的规定。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积极发展的方针上来,唱响积极发展的主旋律,做到思想不乱,方针不变,力度不减。

    第二,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我们必须认识到:能不能建设好高质量、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其关键是我们的事业能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做大、做强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事业,我们必须要在深化改革、苦练内功、提高职社教自身素质上下功夫。我们要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适应科技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适应终身化学习的要求,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多层面、全方位的改革与探索。全市广大职社教工作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通过我们的努力,使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充满生机与活力。

    第三,要奋发有为,扎实工作。面对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严峻的形势与挑战,我们一定要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畏艰难险阻,不计个人得失,顽强拼搏,迎难而上,用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来推动事业的发展。面对知识经济的悄然而至以及加入WTO的历史选择,在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任何停滞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的论点,都是错误的。我们一定要在国际大背景下认真筹划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善于捕捉机遇,积极创造机遇,敏锐抢抓机遇。倍加珍惜机遇,充分利用机遇,以饱满的热情、必胜的信念,积极进取,为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事业在南通大地上根深叶茂,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职教学会
    下一篇:职教部署
 
最新消息

 
精彩推荐
 
热门文章
 
心声和鸣
  • 叶沈良:
        2003年1月2日,“心雨轩”网站开通。
        2020年8月1日,网站整理,再次出发。   
Copyright © 2015 叶沈良心雨轩 Powered by OTCMS V2.6 |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