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飞梦想
叶 沈 良
(儿童:裙子;少年:领巾;青年:中装;中年:西装;老年:长红围巾)
【中年】:梦想
【合】:放飞
【中年】:放飞
【合】:梦想
(沙画:狼山、濠河)
【儿童】:
我有一个童年的梦想,
家乡天空蓝盈盈,门前小河水清清,
大雁飞过狼山巅,小兔欢跳濠河边。
【青年中年合】:
童年的梦想飞在蓝天,
人居环境全省范例,生态文明全省领先,
环境整治明显改善,文明城市全国连冠。
【儿童】:
更期盼,
多留一些没有建楼的绿地,
让小朋友在此手拉手歌唱。
(沙画:崇启大桥、苏通大桥、沪通大桥)
【少年】:
我有一个少年的梦想,
长江两岸大桥飞架,大海港口巨轮远航,
机场航线四通八达,高铁运行南来北往。
【青年中年合】:
少年的梦想飞在大江,
国际航线飞向世界,开放口岸巨轮远航,
江上大桥如鹏展翅,城市高架相连成网。
【少年】:
更期盼,
我能在南通乘坐高铁,
驶向祖国的大好河山。
【青年】:
我有一个青年的梦想,
南通大地铺展创业舞台,江风海韵弹响创新乐章,
我在这里实现时代抱负,我在这里贡献青春力量。
【中年】:
青年的梦想飞在大海,
陆海统筹国家试点,江海联动国家战略,
开放园区拓展空间,转型升级重大跨越。
【青年】:
更期盼,
我牵着俩个儿女的手,
共同建设美丽好家园。
(沙画:南通风筝)
【中年】:
我有一个中年的梦想,
南通城市充满活力,南通乡村四溢芳香,
南通经济发展全面,南通社会安宁吉祥。
【青年】:
中年的梦想飞在山巅,
城市设施功能完善,现代农业国家示范,
经济实力进位前列,文化内涵活力涌现。
【中年】:
更期盼,
我陪着咱爸和咱妈,
濠河水中悠悠荡漾。
少年:那老年人的梦想是什么呢
儿童:奶奶,奶奶,您的梦想能告诉我们吗
(沙画:南通老城区)
【老年】:
我有一个老年的梦想,
民生保障欢声笑语,长寿之乡身健体康,
读书吟唱依然年轻,儿女孝顺人心温暖。
【老年】:
更期盼,
市长寄来邀请函,
我在一百个百岁老人的万岁宴上热情歌唱。
【合】:
老年的梦想舞动大地,
医疗保障全省领先,养老服务全国先进,
公益慈善获誉全国,和谐社会幸福安康。
(沙画:南通新城区)
【童年】:我有一个梦想
【少年】:我有一个梦想
【青年】:我有一个梦想
【中年】:我有一个梦想
【合】:我们有一个放飞南通的梦想,
【中年】:科教进步、经济强盛。
百姓富裕、人民幸福。
【青年】:空间集约、环境优美。
社会文明、风气良好。
【中年】:制度优化、活力增强。
【儿童少年】:我们更期盼,
【中年】:南通的人更美!
【青年】:南通的民更富!
【少年】:南通的水更清!
【儿童】:南通的地更绿!
【少年童年】:南通的天更蓝!
【合】: 南通的明天更向往!
市政协举行各界人士新年茶话会
12月31日,市政协在新区会议中心举行新年茶话会。我市各界人士欢聚一堂,畅叙友情,共话发展,喜迎新年。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丁大卫,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国华,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黄利金等参加活动。茶话会由市政协主席王德忠主持。
丁大卫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代表中共南通市委、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和关心支持南通改革发展的海内外各界朋友致以新年的祝福。他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回顾了2015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亮点。他说,一年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和衷共济、奋力拼搏,综合实力迈上台阶,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民生建设扎实有效,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城乡面貌持续改善,民主法治不断加强,管党治党更加严格,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果,“十二五”实现胜利收官。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一代代江海儿女的团结拼搏,得益于南通一届届领导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得益于各位老领导和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是全市上下共同拼搏、合力奋斗的结果。衷心感谢各级政协组织、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辛勤付出和智慧汗水。
丁大卫说,站在收官“十二五”、迈向“十三五”的特殊时间点上,我们心中既充满着丰收的喜悦,更激荡着前行的自豪。展望“十三五”,南通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一定会创造又一个黄金发展期。他希望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广大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更好地服务发展大局、促进社会和谐,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建设“强富美高”新南通作出新的贡献。 副市长、民建南通市委主委赵闻斌代表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市妇联主席钱锁梅代表市各人民团体在会上发言。
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南通军分区其他领导同志;在市区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部分市人大常委;在市区的部分省政协委员和市政协常委;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负责人,各界知名人士代表;在我市长期从事党政、统战工作的老领导,市政协历届领导同志,市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文艺工作者表演了精彩的“和韵”文艺节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