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下午,2024年度高校慈善分会年度工作会议在南通大学举行。南通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叶沈良,市教育局发展规划和财务处处长顾娟出席会议,南通大学、南通理工、江苏工院、江苏航院、江苏商贸、南通职大、南通科院、通师高专、开放大学、南通卫校等10所高校的相关领导及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沈华主持。

南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吉明明致辞。

与会领导首先参观了南通大学慈善超市。
会上各高校慈善分会代表分别发言,交流高校慈善分会建设工作,分享慈善超市建设经验,在组织机构完善、运行模式优化、特色品牌打造、志愿服务开展、慈善文化建设等方面,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打造高校慈善品牌项目,推进南通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与会领导为10所高校发放2024年高校慈善超市项目款。

叶沈良充分肯定高校慈善分会2024年取得的工作成效,同时希望各家高校慈善分会结合高校特点,发挥各自优势,打造品牌慈善项目。对于下一阶段高校慈善分会的建设,他提出四点建议:
一、建设高校慈善分会的慈善活动空间
慈善需要可感可知。在市慈善总会的推动下,10所高校慈善分会全部建成謇园慈善空间,基本设施、慈善书籍配备齐全。各分会通过慈善空间开展了一系列慈善活动,形成了慈善理念置入人心,慈善帮扶助人温暖,慈善志愿显示担当的良好局面。当前国家职业教育助学力量大幅度提升,激励学校办学能力与学生学习积极性,慈善超市的开展形式也日趋丰富。下一步,要将慈善超市项目融入謇园慈善空间建设工作中。
二、提升高校慈善分会的思政育人功能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论述和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打造立德树人的品牌慈善项目。将慈善文化融入课堂,融入教学育人全过程,通过编写校本教材,开设慈善课程,探索“研讨式、体验式、沉浸式”课堂模式;举办各类学习宣讲、征文演讲、分享交流活动。将慈善行动融入项目,充分发挥高校的专业学科优势,学用结合拓展服务内容,形成各自的特色慈善志愿项目。将慈善理念融入实践,引导学生参与慈善实践,让慈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帮扶的志愿服务过程中,实现道德积累,孕育“大爱”情怀,升华人生价值。
三、拓展高校慈善分会的志愿服务内容
普及志愿服务意识,强化志愿服务的“两个认定”:志愿服务技能认定和志愿服务计时认定。落实志愿服务的“三个保障”:志愿服务人身保障、志愿服务法律保障、志愿服务后勤保障。关注志愿服务制度问题:志愿服务培训制度、关怀制度、表彰制度、回报制度。让志愿服务有获得感:精神获得感、荣誉获得感、社会获得感、时效获得感、回报获得感。
四、强化高校慈善分会的文化传播力量
加强慈善文化宣传的力度,做好善韵艺术团工作,在学校推开慈善之歌与慈善诗歌。加强慈善理论研究传播的力度,高校慈善分会承担着推动慈善理论研究的重要职责,其研究成果对于指导慈善实践、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在慈善文化中汲取先贤智慧,在慈善热点中寻求解决之道,在慈善交流中深化理论研究。



12月3-4日,叶沈良率慈善总会工作人员对10所高校进行走访调研,叶沈良与高校同志研讨高校慈善分会更好拓展和延伸慈善工作内容,希望学校组织更多学生参与慈善志愿活动,传承慈善精神。依托慈善超市建好謇园慈善空间,强化慈善志愿服务、慈善文化宣传、慈善救助等,让謇园慈善空间发挥更大作用。